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专业 > 硕士学位授予点 > 正文

建筑学(0813)

发布日期:2024-02-19 浏览量:

学科总体概况

建筑学学科自1980年本科专业招生,1996年取得硕士学位点,至今已7次通过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评估,是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筑设计与理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教育部国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市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要科研平台。建筑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20名,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建筑学学科排名位列第21A160所上榜),教科研基础雄厚。建筑学学科是我校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一流学科群的重要一环,建筑学是建筑大类的龙头学科

师资队伍

本学科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硕士生导师28人,高级职称者占比52%70%拥有博士学位;40%45岁以下教师,30%1年以上海外经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每个研究方向由2-3名教授、4-5名副教授、5-6名讲师组成,各方向带头人学术造诣深厚,在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力。大都市环境下建筑设计方法及理论研究方向带头人王珊教授,大健康环境与医养设施规划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国家卫计委医院建设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常委,主持大型医院设计30余项,骨干教师包括王冰冰教授、李翔宇、胡斌、胡林副教授等10人;历史建筑及其环境保护与再利用方法与理论研究方向带头人戴俭教授,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领域知名专家,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迹遗址协会防灾减灾专委会副会长、北京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骨干教师包括郭晓东教授、李华东、李江、李宁副教授等10人;建筑综合环境技术研究方向带头人谢静超教授,任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务主任、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学术委员会理事、全国暖通空调学会模拟专委会副主委,骨干教师包括陈光教授、李紫微、李国棋、郭聪副教授等10人;城市更新与住区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带头人张健教授,任城科会城市治理分会副主委、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等专委会常委、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主任,骨干教师包括陈喆教授、孙颖、吕元、廖含文副教授等10人。


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建筑学学科面向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需求,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耕基础研究、引领社会实践、反哺人才培养,在四个重点领域开展针对性、系统性前沿科学研究,形成了服务北京的特色与优势。

一、大都市环境下建筑设计方法及理论研究 基于全球背景下的大健康疗愈环境与高密度多维度空间发展特点,以“多维融合,健康共生”为前瞻性理念,围绕医养设施与大型公共建筑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展开研究。积极探索大健康、医疗、地下空间、大型枢纽及立体城市痛点,在国内相关领域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基金10项,工程实践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15册。

二、历史建筑及其环境保护与再利用方法与理论研究 依托“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平台,基于价值发掘与安全评价技术开展保护与再利用方式方法研究、保护与利用政策、导则及标准研究,形成以安全评价技术为基础的保护特色,在木结构无损检测、历史街区风貌保护更新、三维激光扫描与工程图自动转化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优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转化专利3项、工程实践80余项,出版专著22部。

三、建筑综合环境技术研究 重点关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代表城市,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建筑服务提升、健康建筑的声光热等性能提升和室内污染物控制技术、基于物联网和5G技术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等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子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基金8项,参编国家标准、规范6项,工程实践80余项,出版专著5部。

四、城市更新与住区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针对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社会深度老龄化问题,聚焦高品质人居环境营建的时代需求,依托“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产教融合平台,在城市更新、城市体检、公共空间营建和住区优化设计的相关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基金12项,工程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10部。

建筑学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教育部“研究生专业学位示范基地”及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科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性、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录取率100%,考录比为 31

人才培养质量

我学科教改项目两次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人获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获评学校“立德树人榜样”称号。主编的《建筑设计初步》获2019 年度北京市教委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2019年《高层公共建筑疏散路线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入选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1年第一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人次,2021年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人次。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所主持编制的《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项目,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标准与标准设计专项奖(标准)二等奖。城市更新研究所获得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立体都市实践研究所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工体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及交通一体化设计方案”获得第二名。学生参与科技竞赛获奖包括2021第十一届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优秀奖1项;第12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奖1项;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第十八、十九届亚洲设计学年奖 金奖2项、银奖1项等。

突出学科交叉优势,参与国家重要工程建设。作为科研牵头单位协同北京京投枢纽公司组织北京副中心站枢纽科研课题申报、评审工作,在《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支撑技术研究及在副中心站的示范应用》、《基于一体化开发的地下综合枢纽设计标准体系研究》专项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完成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卡塔尔馆设计并实现现场装配;2022年冬奥会体育场馆的照明标准等项目。

发挥智库作用助力政府决策。依托北工大牵头成立的“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助力北京市发改委打造100余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积极举办高水准学术会议,承办2018年度中国医院建筑设计匠心建筑评审、中国建筑学会2019年度建筑历史学术年会、2020年度地下空间学术年会、协同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开设智慧医院“校园讲堂”、与中国建筑学会、北京文物局持续开展“中国古建筑传统营造技艺”公益教学,为中国古建营造新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科研项目及奖励

近五年来主持5项国家支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以及44项省部级纵向课题。主编3项国家标准,授权13项发明专利。主办各类学术会议100余场,出版专著54本,译著22本,发表期刊文章751篇,主编、参编国家、地方标准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竞争性科研经费到款1.39亿,其中横向科研444项,到款1.18亿元,大幅度提升了建筑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国际交流

学科构建国际合作平台,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代尔福特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十余所知名大学建立稳定双边合作关系,引进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王昕浩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于立教授等6名外籍教师,并与美国PBK设计公司建立教学交流互动关系。近五年,在读留学生人数与交流学生数量逐年递增,派出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总量已经达到年均40余人次,其中“国际联合教学”15人、“国际短期设计”15人、“国际联合培养”3人、“国际短期交换”10余人。形成了“多点支撑、连线发展”的国际化教学平台,并整合国际资源,结合国内城市发展需要,开展类型多样的科研实践活动,产生了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

就业情况

近五年,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生就业90%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等著名设计单位和北京市规自委、科委、建委、文物局等政府机构。经统计,北京地区基层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占基层就业人数的 87.5%

联系方式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站: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https://caup.bjut.edu.cn/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