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专业 > 硕士学位授予点 > 正文

教育管理(045101)

发布日期:2025-03-25 浏览量:

教育管理(专业代码045101

一、学科发展概况

依托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建设基础,北京工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4年获批,2015年正式招生,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硕士全国教指委的合格评估。招生领域包括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3个专业领域,其中,教育管理于2022年转为非全日制招生。

二、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教育管理方向校内专任导师1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7人,中级职称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92.86%,45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57.14%。校内专任教师入选“香江学者”1人、北京市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北京市人才强教骨干教师”5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4人,“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2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计划”3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优秀青年人才1人,校“日新计划”8人,校“青年百人”1人、校“青年导师国际化培养计划”4人。

教育管理方向校外兼职导师12人,均具有高级职称,具备多年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全程参与教育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论文指导等环节。

三、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具有扎实的教育管理专业基础,了解教育管理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实践能力,胜任并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能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实践问题。

(五)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六)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教育管理主要包括教育行政与政策、学校管理、教学与班级管理三个研究方向。作为教育硕士下设的专业领域之一,教育管理方向专门培养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该专业领域依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度对接实践需求,以职业能力及素养提升为目标,为学生成长为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一线教师及管理人员奠定基础。

四、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管理方向多门课程获批校级、文法学部课程思政项目,《立志明德 履践致远:教育见(实)习打通课程思政最后一公里》获批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等奖。《小学家长委员会管理机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农村学校劳动教育空间优化研究》、《北京地区公立学校异地就读初中生学习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多篇论文获得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五、科研项目及奖励

3年,学位点专任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5项,规划项目4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2项,地市级项目2项。积极为企事业服务,承担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等委托项目4项,涉及中学生学业发展的双螺旋机制等内容。

向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等厅局级单位提交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2篇,向教育部科技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中国科协等省部级单位提交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10篇,向科研机构及其他高校提交研究报告或政策建议6篇,均获采纳。

出版学术专著5部,内容涵盖教育治理、教师发展、学生学习与发展等问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CSSCI、CSSCI扩展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篇,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纸文章3篇,EI会议论文2篇,其他期刊或会议论文21篇,以其他作者发表SSCI、CSSCI、CSSCI扩展刊论文4篇,其他期刊5篇。

六、就业情况

教育管理方向历年就业率100%,就业单位以中小学为主,同时涉及高校、政府及事业单位、国企等。2022年转为非全日制项目后,教育管理毕业生主要定向于中小学就业。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