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专业 > 硕士学位授予点 > 正文

设计学(1403)

发布日期:2025-04-01 浏览量:

设计学专业代码140300

学位点总体概况

设计学是一个融合多种学术智慧、强调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交叉学科。应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崇尚科学精神,坚守人文理想的基本素质。本学位点紧密围绕北京工业大学“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发扬艺工融合特色,致力于服务首都经济文化发展和“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设计服务。学位点注重学术素养,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具备系统的设计学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以及面向社会需求的复合创新人才。

自建立以来,设计学学位点经历了快速而稳健的发展。其学科建设历史厚重,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学科实力方面,设计学学位点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近年来,学位点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设计项目,还多次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展览,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现有硕导人数共计47人,其中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29人,中级职称1人。50岁以下占比2/3,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2/3,具有跨学科、跨校接受教育经历者占比2/3。

近年来,师资队伍中多人获得省部级各类人才称号,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北京市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北京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首都劳动奖章1人、首都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2人。

研究领域及其特色

立足建设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重大需求,培养热爱祖国、具备创新意识、掌握坚实宽广设计知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具体目标:1.聚焦国家需求与创新能力培养,围绕展示设计与文化传播、人居与产品智慧、新型工业化系统建设,培育研究生的融合创新能力;2. 强调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数据分析、实证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重视学生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培养,提升处理复杂社会、技术和环境问题的能力;4、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学科方向

培养特色

展示与文化传播设计研究

围绕构建中国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建立“人-时域与形式-展示内核”的综合性系统模型,依托博物馆展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聚焦展示设计的智慧化体系、创新展览智能装备设计、数字展示与传播生态等研究方向,拓展国家价值理念的多样化表达和多渠道传播。已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完成国庆70周年展陈设计、国家版本馆展陈设计等国家重大需求项目;获得全国美展银奖、北京科技进步奖、北京市委市政府“模范集体”等奖励。

人居与产品智慧设计研究

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基于系统观构建“需求人群、智能装备、居家环境”三要素的“人-机-环”服务设计体系,探索“低碳、宜居、智能”目标下各要素作用机理与系统设计科学方法。依托新型工业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未来居家智慧化设计、智能装备设计、智慧化管理设计等研究。已承担国家级课题8项,完成医疗康养机器人、现代农业种植智能装备等国家级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等。

设计理论与创新方法研究

围绕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建设目标,研究艺术与科学领域创造力的异同和作用机制,探索设计理论与创新方法路径,构建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与应用系统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依托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聚焦工业化建设中设计理论与方法创新。已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完成“神舟十七号太空菜园”设计、北京城市副中心防灾规划等;获中国设计红星奖、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河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等。

人才培养质量

学位点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教学成果方面,近三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科技竞赛方面,学位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注重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国际工作坊、竞赛、专家讲学等形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学生作品在国内外设计大展中屡获殊荣,包括国家级奖项、国际设计大奖“IF”、“红点”设计奖等。优秀论文方面,学位点近三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6篇,专著及画册31部。社会服务方面,完成了“神舟十七号太空菜园”设计、北京碳中和主题公园设计、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壁画”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显著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产教融合方面,学生应用成果转化多项,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能力。

项目及奖励

学位点近三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类项目,共计189项,到校经费1907.9万元。

国际交流

2022年,举办“共享与共生”——艺术与科技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举办“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设计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由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牛津大学、千叶大学、弘益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美国新建筑与设计学院等院校参与。举办研究生学术月系列讲座,涉及论文学术规范、设计研究与理论、设计创作方法等内容。

2023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代表团到访,就学生培养与学科发展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一行到访,就双方合作与学术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欧洲设计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与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2023服务设计国际工作坊成功举办。邀请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副校长、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国际学术总监、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教授、欧洲设计学院教授、意大利马兰欧尼大学教授等,共开展碳中和及城市更新设计、可持续设计、时尚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创意思维等方面的主题讲座12场。发展国际化青年导师2人,外籍教师3人,聘请外籍短专7人,开设双语课12门。举办了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设计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城市更新青年学者论坛,以及20场国际大讲堂活动。教师荣获4个国际奖项,学生接受国际化培养的占比45%。

2024年,本学位点与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英国创意艺术大学、韩国诚信女子大学、韩国首尔科学技术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等国外高校的联系和合作。顺利举办“汇聚与共创:艺术与科技国际学术会议——艺术与科技的跨文化交流国际化分论坛”,并同时举行了与首尔科技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接收韩国首尔科技大学4名国际留学生;聘请非聘用类短期境外专家13名;长短期境外交流本科生及硕士生共计13名;3名教授顺利完成因公出访任务;师生作品应邀参加“第13届韩国首尔国际雕塑博览会”。

就业情况

学位点建立了“一生一策”“访企拓岗”等就业保障机制,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毕业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展现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成效。


上一篇:设计(1357)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