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书法(专业代码135600)
学位点总体概况
本学位授权点逐步完善相关硬件设施,为研究生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紧随时代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研究的推进,通过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按时发放研究生津贴,保障研究生培养科研经费,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展参赛,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参与社会创新。学位授权点设立有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鼓励学生从更多视角理解艺术创作。
本学位授权点高度重视研究生精品在线课程平台建设,推动任课导师开展建设网络在线课程,由学院直接和精品在线课程平台签订协议,推动课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师资队伍
经过长期建设,本学位授权点已经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创作成果丰富、凝聚力强的导师团队。截止2021年12月,设计学美术领域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3人,占12%,副教授8人,占31%。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占19%。设计学美术领域学位授权店共有导师11人,其中教授教授4人,占比37%,副教授7人,占比63%。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近年来专任教师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明显优化,青年教师人数明显增长。
研究领域及其特色
1、培养目标
美术与书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宗旨,走进实践深处以“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为特点的教学目标。培养在本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承担创造性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实践型创新人才。
2、研究方向
(1)雕塑视觉表达
(2)中国画语言与表现
(3)漆综合材料绘画
美术领域积极面向国家和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紧紧围绕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命题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2021年承担“党史馆展陈艺术展项深化与雕塑设计服务”、“北京冬奥会休战墙壁画设计”等重大项目,在研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项目1项。2021年到校纵向在研经费项目合同经费75万元;同时还承担8项横向课题,在研科研经费 107.55万元;累计到校经费182.55万元。
2021年出版专著3本,发表论文14余篇,其中C刊4篇,C扩和艺术类核心期刊4篇。2021年由导师带队,带领研究生参与全国性艺术竞赛两项,均获得优异成绩。
人才培养质量
美术与书法学位授权点以参展参赛促进教学成果转化,近几年指导学生入选省部级以上展览百余人,学生荣获2024年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学生荣获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国家奖学金。社会服务取得长足进步,2024年横向科研到款近200万元。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及作品
赵健磊(副主编),《中国彩塑艺术文集》,学苑出版社,2024.12。
王煜《水墨人物画》(ISBN-978-7-5575-7529-8)(教材、独著)吉林美术出版社
武非,专著《漆•材料的语境》吉林美术出版社。
武非、楼逐虎(合著)《综合材料绘画》吉林美术出版社。
李惠东,2019年出版教材《泥塑人体快速入门》。
盛静,《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家的觉醒与表达》,发表于《美术》(CSSCI),2024年第4期。
盛静,《“薪火相传筑梦航天——新时代成就主题雕塑展述评”》(CSSCI 扩展版),发表于《艺术评论》,2024年第6期。
李惠东,《临江仙——涉》发表于美术家通讯2024年第2期。
武非《主题性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物性与意象表达的关联》
武非《敦煌葡萄纹样在服饰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武非《古代户外便携饮茶家具图式价值分析》
武非《传统大漆材料的当代绘画视觉表现研究——以沈克龙的作品为例》
武云超、李佳琪《守本创新 古为今用——陈洪绶绘画造型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启示》王煜、毕铭《金属箔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艺术表现》
王煜、仲思润《体育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以绘画为例》
王煜、仲思润《藏创相融 两峰并峙——试析吴湖帆的收藏、艺术创作之关系》
王煜、仲思润《多元审视-中国当代水墨视觉转向与出路》
杨思婷论文《传统大漆的当代绘画视觉表现研究-以沈克龙的作品为例》姚佳论文《主题性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物性与意象表达的关联》
社会服务
1、2024平谷南山村艺术季,是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师生共同参与“乡村振兴”项目的一次实际项目。今年初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与多家京津冀艺术高校共同参与北京市平谷区“沃野缤纷——2024北京南山艺术季”的艺术创作活动,开启南山村“艺术乡建点燃乡村文旅”项目。雕塑专业结合本科《雕塑艺术创作1》和研究生《雕塑语言和观念研究》课程,把实践项目融入课堂,参与项目的教师5人、研究生9人、本科生19人,设计制作模型方案近30件套,并取得可喜的实践成果。时至7月11日活动开幕,雕塑系师生共同创作的三件作品矗立在南山村山、河、屋、舍周围。
2、2024年05月密云区苏家峪艺术季振兴乡村项目,雕塑系老师率学生赴北京市密云区苏家峪村考察、研讨并组织雕塑系研究生、本科生同学参与设计制作“流苏花间集”活动公共艺术作品。“流苏花间集”活动是苏家峪村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已成为村民和京津冀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彼此连接的纽带,成为乡村振兴和艺术乡村政策的实施样本,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和美乡村 峪见流苏”。
项目及奖励
美术与书法学位授权点近年来获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人才资助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在《光明日报》等主流报刊发表论文和作品,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教师和学生获得专利近10项。
教师项目与获奖:
1、2024年作品《群山回响-邓小岚和马兰村少儿合唱团》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美术个人创作项目。国家级。
2、2016年作品《京剧花衫行创始人-王瑶卿》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以雕塑造像的形式重新打造戏曲文化传承与变革的脉络,作为北京文化元素也是国粹文化的普及点。国家级。
3、2009年完成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雕塑作品《鼓舞-民族大团结》突出民族文化题材作为国家文化元素的闪光点。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国家级。
4、2019年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以冬奥文化元素为特征的高速公路人文景观设计与示范》项目以北京京礼高速公路服务区、隧道区域的人文艺术景观规划设计和示范实施,作为北京文化元素及理念的推广点。省部级。
5、王镛,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美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6、舒倩,办公空间人文艺术创新概念艺术作品定制。
7、王煜,2023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规划基金项目(23YJA760093)。
8、李惠东获得第16届王子云艺术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9、李富军获得第16届王子云艺术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10、姜维作品《白度母》2023.12荣获“美育铸创新·绚丽年华”第十六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教师组一等奖。
学生获奖:
1、学生2人获得第16届王子云艺术奖优秀奖。国家级。
2、学生3人获得曾竹韶艺术奖学金优秀奖。国家级。
3、四名研究生入选“大美龙——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师生作品展”,省部级。
4、二名研究生入选“鹊华掇英——2024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教学与创作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省部级。
5、两名研究生入选“正青春-2024全果高校美术与书法专业研究生作品推荐展”,省部级。
6、一名研究生获得“齐白石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省部级。
7、一名本科生、三名研究生入选“第二届遇见虞山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比赛(中国画)”,省部级。
8、研究生仲思润获得202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国际交流
2024年5月李惠东教授作品《印象顾拜旦》参加顾拜旦家族委员会、巴黎市奥委会联合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法国泰勒艺术基金会等机构组织举办的“印记—巴黎百年奥运艺术展暨顾拜旦雕像创作展”。获得影响力大奖。作品被法国巴黎奥委会收藏。
2024年4月组织师生团队参加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和”中日艺术展。
2024年2月组织师生团队参加中国雕塑学会与韩国雕塑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尔国际青年雕塑艺博会推介展”。
2023年3月参加韩国仁川强化岛哈登博物馆《中国现代雕塑展》。
2023年2月参加韩国首尔第12届国际雕塑博览会,举办李惠东个人雕塑展。
就业情况
美术与书法学位授权点三个专业方向近五年来就业情况良好,达到90%以上的就业率,毕业生受到中国联通、北京市公安局等就业单位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