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专业 > 博士学位授予点 > 正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量: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代码080700)

一、学位点总体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在1960年建校初期设立的锅炉和内燃机2个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1989年获批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批热能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批热能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教育部2011计划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等,2024成为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筹)共建单位。

二、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学术水平高、善于创新和教书育人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45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北京市拔尖创新团队1支、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北京市/行业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3人、北京市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5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4名教师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5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9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三、研究领域及其特色

本学位点招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学科特色,面向学术前沿,培养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未来领军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培养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人才。

结合首都北京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重点建设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碳中和理论与技术”、“强化传热传质理论与工程应用”、“制冷低温系统及其环保节能理论与技术”和“低碳车辆动力系统理论及技术”4个研究方向,涵盖了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4个二级学科,在熔盐高温传热储热与中低温储热储冷、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散热技术、燃料电池、氢能制备与利用、制冷低温系统环保节能技术、低碳与零碳燃料应用、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等方向形成了优势与特色。

四、人才培养质量

本学位点贯彻学校“植根首都,科技报国”的价值引领,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培养本学科国内最高研究生荣誉“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获得者8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中国内燃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近3年,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本学位点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竞赛,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制冷空调大学生科技竞赛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佳绩。

本学位点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鼓励导师跨学科招生和培养研究生,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绩效分配机制,不断激发人才队伍科教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整合现有团队力量,推进软硬件设备开放共享,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牵引,引导学生参与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攻关;校企合作联系愈发密切,持续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五、项目及奖励

近三年,本学位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0项,累计到校经费4862.79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2937.53万元,横向科研经费1925.26万元。获得河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内燃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和行业学会奖励7项。发表学术论文531篇,其中SCI检索期刊论文352篇;授权发明专利110项。

六、国际交流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国际交流活动,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华威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合作开发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风力发电、压缩空气储能和微网能源系统的大容量蓄热技术。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Sunamp公司合作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英创新桥合作计划项目“蓄热单螺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供系统合作研究”,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交流项目,并于相关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

七、就业情况

近3年,本学位点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100%水平,多数毕业生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性质单位就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重点签约单位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

联系方式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的公众号、二级单位官网网址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网址:https://jxny.bjut.edu.cn/

学位点联系人:王军


上一篇:机械工程(0802)

下一篇:机械(0855)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