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


1.学科总体概况

我校于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1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本学科目前设有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自然辩证法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毕业生通过论文答辩后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各方向注重体现国家要求、北京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科规律,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结合紧密,学术特色明显。研究生培养注重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2016年牵头京津冀8所院校成立“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

2.师资队伍力量

截至2018年7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有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管理与其他专技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的72.7%。专任教师中党员40人,占90.9%。教师中有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别)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入选者-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3人次,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2人、特级教师3人,北京市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4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有2人担任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学会副会长。

3.研究方向与特色

本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建设理论与首都基层党建等领域的研究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北京“创新之都”建设、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优势与新媒体融合等重点研究领域。

主要课程包括基础学位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学位课: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专题。另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系列讲座”等近20余门专业选修课。要求研究生学习期间听学术报告16次、公开作学术报告1次。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4.科研成果和获奖

近五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承担各类课题5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北京市教委项目2项,北京市教工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12项。此外,近几年还承担了一批横向课题。20164月,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11所牵头高校之一,获批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年均科研经费400万元。近5年共发表论文162篇,其中CSSCI论文2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8篇。出版著作30部,其中专著13部,主编教材教辅6部。

5.人才培养质量

本学科培养信念坚定、理论基础扎实、学风优良、注重思想品德修养的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具备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目前培养过12届硕士研究生。已经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49人。

6.就业状况及前景

本学科毕业生就业方向是在党政机关、高校、党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从事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宣传、纪检、组织、统战、工会等党群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毕业生历年就业率都达到100%,有的在高校任教师或专职辅导员,有人考取了政府公务员,有人考上了博士研究生,还有人在企业或法律事务所工作。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7. 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

学院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近五年来,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北京市或其他部门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共65人次;出国出境进修或访问学者12人次,国内访问学者 3人次,组织教师前往美国、德国、英国和台湾等地进行考察和国际合作交流11人次。学院还与美国、英国、德国、台湾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校内外社会服务活动,教师和学生曾多次参与校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8. 咨询联系方式

电话:010-67392409


关闭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联系电话:010-67392533
电子邮件:yanzhao@bj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