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专业 > 硕士学位授予点 > 正文

软件工程(085405)

发布日期:2025-03-22 浏览量:

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3500,学术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5405,专业学位

学位点总体概况

本学位授权点的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获得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3月,成立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同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进一步支撑了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2002年获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批国家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首批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第三轮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十六(排名在前15%),地方高校排名第一。2016年第四轮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2018年的学位点评估中,外审结果获得4个优秀,1个良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


师资队伍

软件工程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55人,占比85.94%;研究生导师数量42人,占比65.63%。软件工程学位点教师以高学历为主,博士学位教师占比高,涵盖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教师年龄分布合理,其中青年教师占比62.5%,形成了较好的梯队化结构;从师资学科背景来看,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团队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智能媒体技术等方向,覆盖较为全面,专业交叉融合,能够较好满足研究生多样化的培养需求。软件工程专业授权点目前具有行业经历的教师22人,占比34.38%;同时,学位点现有稳定的行业教师32人,主要来自行业一线企业,科研院所,且专业覆盖本专业授权点专业方向,如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大数据等,可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前沿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研究领域及其特色

   培养目标(学硕、学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于博士生,围绕国家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具备独立从事创造性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并在学术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学术型未来领军人才。对于硕士生,面向产业和领域需求,具备从事创造性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专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承担创造性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能够清晰分析和认识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以及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实践型创新人才。

   研究方向与培养特色:紧跟软件工程学科前沿及应用需求,不断探索、实践、调整和融合,形成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三个研究方向:领域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和软件服务工程。

(1)领域软件工程

   优先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方向。依托北京市物联网软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技术在不同行业领域的重大应用需求。聚焦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新领域应用时面临的新问题与新需求,致力于提出领域软件工程的新设计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通过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工信部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相关企业的强力合作,取得一系列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产业化应用成果,包括物联网接入、卫星定位、边缘AI计算、智能穿戴技术、嵌入式图像处理、区块链等方面的新理论、新算法。形成一批切实可行的产业化方案,在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林业、智慧城市、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

   优先发展软件与网络技术及信息安全方向。致力于解决未来网络云边端协同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中的核心瓶颈,积极探索未来网络科技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流计算、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等前沿理论、方法与技术。针对开放式网络和大数据应用中安全保障的需求,重点研究面向动态多变安全威胁的分布式访问控制技术,构建基于信任和博弈论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结合知识图谱的隐私度量方法,形成隐私保护的动态博弈访问控制方案;深入研究隐私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机理,以及面向社交网络数据分享的用户隐私保护技术、暗网实体识别与流量分析技术、黑客团伙识别与犯罪行为分析技术;研究先进的代码安全检测技术以及可信执行环境性能缺陷检测技术,确保软件开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基于提出的前沿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形成的产业化方案,在推动网络科技发展、提升信息安全防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软件服务工程

   优先发展大数据智能、云计算和智能媒体方向。依托脑信息学北京重点实验室与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入探索大数据、云计算及数据要素在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中的关键软件服务理论与技术。在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研究上,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和预测能力,推动多模态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智慧医疗领域,开发高精度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实现疾病早筛与精准预测,并通过集成“人工智能+云医疗+移动应用”的服务模式,搭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实现远程会诊、智能监护、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等功能的无缝对接,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率与质量。针对文旅产业的智能化发展需求,研究智能交互、沉浸式娱乐及高精度数字孪生技术,研发多维信息映射模型与数字文旅智能服务平台。在推动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及创新服务模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人才培养质量

   本学位点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及北京的战略定位,紧跟国际前沿趋势,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软件创新人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教学成果融入研究生教学,并适时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结合研究生的科研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学术沙龙等形式,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建立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评估与学生反馈,确保培养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通过竞赛锻炼学生的实践以及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挑战杯、中国软件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位点有多位教师获得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师(含优秀教师标兵)称号。近五年研究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共119人次。


项目及奖励

   本学位点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部署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关键核心软件技术攻关。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6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先进技术JKW科研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30项),横向项目165项;科研总到校经费近8700万元,其中横向到校经费近6400万,纵向到校经费近2300万。近五年发表高水平SCI/EI学术论文近630篇,获批授权专利188项。


国际交流

   学位点鼓励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学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国际学术视野,扩大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近三年,本学位点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170余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做学术交流报告,增强学科间的交流和沟通,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和学术思维空间,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水平。


就业情况

   近三年,学位点博士生就业率为100%,超七成博士毕业生进入教育和科研单位;硕士生平均就业率为99.25%,毕业生在字节跳动、百度、小米、高德导航、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联数科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研发工作,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毕业生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联系方式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的公众号: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级单位官网网址:https://cs.bjut.edu.cn/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的联系人:丁兴建   办公电话: 010-67396842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官网的相应学位点介绍链接:https://cs.bjut.edu.cn/xkjs/xkgk.htm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