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代码083900)
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设立信息安全二级学科,开展信息安全方向研究和硕博研究生培养,信息安全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018年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本学科为依托的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始建于2003年,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北京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密码学及应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面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够应用外语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家国情怀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人才。
本学科已建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教授8人,讲师14人,29人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以沈昌祥院士为学科领军人物,培养涌现出一批青年教学名师和杰出人才,包括网络安全杰出人才、CCF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长城学者、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多人以及青海省昆仑英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等;拥有可信计算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本学科针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前沿动向开展研究,结合本校可信计算学科优势,重点对密码学及应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内容安全四个方向开展研究。
本学科拥有可信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与可信计算3.0攻关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接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21项,同时承接了90余项企事业委托项目,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本学科部分研究成果已被成功应用到国家高安全等级的重要信息系统中,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本学科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并把握学科前沿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近五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250篇;申请了2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0多项。本学科一直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包括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能力赛特等奖、一等奖,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三等奖等。本学科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如聘请澳门理工大学沈鸿教授作为学科高层次人才短聘专家,与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近五年,本学科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做报告10余人次,对外交流频次和方式不断优化。
本学科就业率达100%,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服务于重点行业安全领域,呈现出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多领域的广阔发展空间。
联系方式: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的公众号: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官网网址:https://cs.bjut.edu.cn/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联系人:林莉 (010)67392152
学位点所在二级单位官网相应学位点介绍链接:https://cs.bjut.edu.cn/info/1242/1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