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总体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创立时间早,历史积淀深。1979年,我校于国内最早创办交通工程本科专业;1981年,获得我国首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我国首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至2019年,为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2000年获得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和2010年分别批准设立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2017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成为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双一流”学科群核心学科。2019年获得交通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交通运输部城市交通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学位点依托“交通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城市综合交通协同运行及超级计算协同创新平台”等科研平台,采用“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共建模式,全方位调动各界优势力量开展广泛合作,为学位点内涵与外延的深化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已拥有一支学缘丰富、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学术及教学队伍,与多个国内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师资队伍
学位点目前聘有专任教师67名,导师占比90%。近三年从国内外知名高校新引进教师10余名,引进校级高层次人才2名,支撑学位点融合创新发展。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规模适中、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能够支撑交通运输工程学位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近三年来,学位点专任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1人、北京高校优秀育人团队1项、北京工业大学教学名师1人、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主讲教师2人,专任教师荣获省部级教育教学奖励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10项。
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经过多年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位点持续围绕交通领域的工程问题,开展“工管兼容”的学科建设,博士研究生、学术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分别如下:
(1)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培养在城市交通、道路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运输、轨道工程等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具有国际视野,能较熟练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培养在城市交通、道路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运输、轨道工程等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研发工作能力,具有基本的应用外语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面向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了解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以及管理的能力,并运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学位点研究方向包括:城市综合交通协同发展与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信息与智能控制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绿色道路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道路交通安全与节能减排理论与方法。学位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持续优化生源质量。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专业硕士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注重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开展“创新导向,导师主导,学生主动”的人才培养工作。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国际化交通人才。多渠道开展学术道德规范管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交通人。多环节完善研究生培养,持续提高培养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与培养全流程追踪反馈机制。
人才培养质量
学位点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支撑人才培养。持续建设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关键技术实验室。建设交通运输部城市综合交通协同运行及超级计算协同创新平台、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交通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共建)、国家新型智库-交通运输新型智库联盟理事单位。国内高校唯一接入省级城市交通运行数据的综合交通大数据平台,建设有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可支撑学位点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总值9301万元,实验室总面积3525平方米。近三年来,学位点所培养研究生荣获各类学生科技竞赛20项、参与专任教师牵头的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10项,校级及以上优秀学位论文40余人。
科研项目及奖励
近三年来,学位点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6项、省部级科技项目16项、80万以上科研项目16项。在交通学科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牵头荣获省部级及全国性行业学会/协会科技奖励6项,其中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全国性行业学会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主要案例包括:研发交通大数据关键技术,推动行业及首都交通发展数字化转型;攻克综合交通一体化协同管理技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冬奥会、大兴机场、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参与北京市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交都市、城市副中心交通建设等;建设交通运输部新型智库,提出疫情影响下城市交通复工复产建议,服务新冠疫情防控;受交通运输部委托,对乡村客运通车进行第三方评估,服务脱贫攻坚。
国际交流
每年多名师生参加TRB美国交通运输协会年会、ITS世界智能交通年会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近三年接受留学生/短期进修15人次,教师出国访学5人次,主办国际系列知名学术会议4次。
就业情况
学生主要就业于高等教育、科研设计、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等单位。学位点定期组织相关讲座和毕业生就业培训会,帮助毕业生适应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增强权益保障意识。通过毕业生质量问卷调查和与用人单位的广泛接触,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社会评价良好,认为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学校很多毕业生工作几年以后已经走上了重要岗位,进入管理层或成为技术研发部门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