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物理系获物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此后于复旦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Linkoping University, Sweden)和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 Japan)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先后负责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科技计划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5项。目前已经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4篇,被引用1400余次,H因子15。
欢迎具有微电子、物理等研究背景的学生加入团队。
目前研究方向
钙钛矿(perovskite)是具有高转换效率、光电性能可调、制备工艺简便的新型光电材料,目前已有多家上市企业开展基于钙钛矿的电子器件研究,这证明钙钛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半导体材料不同,钙钛矿是离子型半导体,其中离子的组分、运动以及离子与自由载流子的相互作用为钙钛矿带来了丰富的物理特性,因此也是科学界的前沿热点研究对象。特别是钙钛矿中离子分布可调的现象,使其可以用于类神经元(neuromorphic)等具有前瞻性的下一代智能电子器件。
陈小青聚焦基于新型半导体(钙钛矿、二维材料等)的光电器件中的光电转换物理过程,基于物理机制研究开发低损耗太阳电池(solar cell)、高增益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未来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具有可调控光电特性的类神经元智能光电器件。
主要成果
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一新兴高效光电器件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导致效率损耗的离子缺陷:建立了分析离子缺陷的全局分析新方法,澄清不同外场下离子缺陷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ACI二维钙钛矿的表面、块体协同钝化策略。是国内最早应用瞬态、调频电学方法进行钙钛矿光电器件载流子动力学分析的研究人员之一。通过改进测试系统,将关键测量指标(测试带宽、信噪比)提高100倍左右;通过这一有力工具,首次提出金属/有机半导体界面能级排布对界面激子拆分方向的影响;首次提出可以分析钙钛矿离子的光诱导游离化过程及其俘获自由载流子过程的电学测量分析方法及相应数学公式,计算了其活化能,并指出光诱导的离子迁移是限制钙钛矿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借助二维材料易调控、可自由组合的特点,突破光电转换增益瓶颈,实现了1.2×104A/W的超高响应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于光电转换原理设计,实现单个元件的多功能集成,攻关多功能单元的异质集成技术瓶颈。
近期部分论文
1.Dual optimization of bulk and surface via guanidine halide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2D/3D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12, 2201105 (2022)
2.A high performance in-memory photodetector realized by charge storage in van der Waals MISFET, Advanced Materials, 34, 2107734 (2022)
3.In situ management of ions migration to control hysteresis effect for planar heterojunctio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32, 2108417 (2022)
4.Toward Efficiency Limits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Recent Progress in High‐Efficiency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200015 (2022)
5.Light-tunable 2D Esaki diode photodetector with well-balanced high detectivity and response speed,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9, 220164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