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翔

职称职务:讲师,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E-mail:zpx@bjut.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研究室

基本信息

赵鹏翔,副教授,基础医学研究室骨干教师,中国老年医学研究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青年科技成果转化专员。

教育经历

2009/09-2014/06,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导师:马雪梅

2012/09-2013/09,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因医学专业,导师:杜欣

从业经历

2024/01-至今,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6/07-2024/01,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讲师

2014/06-2016/06,北京工业大学,数理学院,数学流动站,师资博士后

研究方向

致力于开发新型生物材料,综合运用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开展氢气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特别在严重创伤救治、再生医学、氢分子作用机制等方面开展极具特色的研究。创新性提出氢分子引发的新型创伤愈合方式,为氢医学这种新兴的创新医疗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大健康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以上研究,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军委后勤保障部重点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国家博士后科技基金,北京市博士后科研经费资助项目,企业委托项目(2项)等,入选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计划;作为骨干研究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项目、军委战略支援部队预研重点项目、科技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北京市教委一般项目等。共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1.作为军委后勤保障部重点项目子项目负责人,发现氢分子引发新的伤口愈合方式,促进伤口快速愈合。无菌创面治疗中,氢气组伤口愈合率较对照组提高3倍(12天伤口愈合率90% vs 30%)。氢分子引发的全新愈合方式主要特征为:早期的表皮干细胞增殖活化,早期胶原堆积,持续的湿性无疤痕愈合等。相关论文发表于日本炎症与再生学会官方期刊《Inflammation and Regeneration》(IF 10.426)。

2.研发成功新型氢分子缓释敷料,技术成果“基于新型储氢材料的医用敷料及医美系列产品”实现转化。新型氢分子敷料产品对伤口的修复效果大幅优于银离子敷料,并在在多例复杂难愈伤口病例研究中氢气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新型氢敷料从概念提出、基础研究、设计理念到产品材料和产品形式均为国际首创,在高端敷料领域开辟新的方向,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2023年,团队入驻朝阳创新发展区“北工大山河湾谷”。

3.以眼肿瘤为模型的炎症/病毒感染与肿瘤生成机制的研究(基础及临床应用成果)。①2010年至今,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综合临床眼肿瘤标本库,样本量达850余例。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细胞多因子筛选等技术,对多种眼肿瘤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索。相关成果发表SCI论文4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本项研究对眼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②创新性发现良性眼肿瘤IOIP中存在EBV的激活,并发现TLR7引发的MIF因子高表达以及EBV转录水平活化;③首次发现除TGF-β外,MIF可导致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成果对于炎症、感染与肿瘤发病机制做出了较深入的阐述,服务于临床。

4.评价了多种生物材料,并进行生物学应用(应用类成果)。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 “863”生物传感器相关研发项目,负责生物学研究部分,并合作发表SCI论文在 ADV FUNCT MATER 等杂志。同时进行了量子点生物学应用、3D打印材料生物学评价、新型光敏材料肿瘤热疗等多项课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有希望未来在肿瘤定向示踪、热疗等领域应用。

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来源

年度

排序

1

******************(BHJ17L01)

JG开放科研重点项目

2017

子课题负责人(3/9)

2

MIF/CD74介导B淋巴细胞调控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纤维化的研究

北京市科委项目-科技新星

2023

项目骨干(2/2)

3

新型生物膜储氢材料的研发与优化

企事业委托项目

2021

1

4

基于新型储氢材料的医美产品评价

企事业委托项目

2022

1

5

Toll样受体7活化导致MIF高表达和EBV再次激活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7

1

6

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计划2018

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项目

2018

1

7

EBV激活与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发病机理的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技基金

2014

1

8

MIF影响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糖皮质激素抵抗的研究

北京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

2015

1

9

FcεRI信号通路在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合作)

2019

1/1

获奖情况

(1)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个人排名8/9,2021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青年科技奖,二等奖,个人排名3/7,2020

(3)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2018

(4)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榜样”我心中最喜爱的老师,提名奖,2018

(5)指导北京市大学生生物竞赛,获一等奖1项(2023),二等奖1项(2018),三等奖2项(2019)

(6)连续两次获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优秀班主任(2019,2020)

(7)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2023),北京工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2017,2020),指导教师

(8)2023年长三角集萃杯创新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代表性研究成果

1. Zhao P, Dang Z, Liu M, et al. Molecular hydrogen promotes wound healing by inducing early epidermal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deposition[J]. Inflammation and Regeneration, 2023, 43(1): 1-21.(JIF Q1,IF 10.42)

2. Adzavon Y M,Zhao P#, Ma J, et al.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benign lymphoepithelial lesion of the lacrimal gland[J].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2018, 16(1): 1-20. (JIF Q1,Correspondence, IF 8.4)

3. Dang Z, Ma X, Yang Z, Wen X,Zhao P. Electrospun Nanofiber Scaffolds Loaded with Metal-Based Nanoparticles for Wound Healing. Polymers. 2023 Dec 20;16(1):24. (JCR Q1,Correspondence)

4. Pengxiang Zhao, Zisong Cai, Xujuan Zhang, et al. Hydrogen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by inducing early M2 macrophagepolarization in skin wound healing. [J]. Pharmaceuticals, 2023, 16(6): 885. (JCRQ1)

5. Zhang X, Xie F, Zhang Z, Adzavon YM, Su Z, Zhao, Q, LeBaron T, Li Q, Lyu B, Liu G, Liu M,Zhao P#, and Ma X#. Hydrogen evolution and absorption phenomena i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Vigna radiata and Capsicum annuum[J].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23, 42(1): 249-259. (Correspondence)

6. Adzavon Y M,Zhao P#, Lv B, et al. TLR7 and TLR8 agonist resiquimod (R848) differently regulates MIF expression in cells and organs[J]. Cytokine, 2017, 97: 156-166. (JCR Q2,Correspondence)

7. Zhang X,Zhao P#, Ma M, et al. Missing link between tissue specific expressing pattern of ERβ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LGBLEL[J]. Frontiers in Medicine, 2023, 10. (JCR Q1,Correspondence)

8. Wu, H., Chen, J.,Zhao, P#., et 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ive Applications of 3D Membranes as a Sensor for Monitoring and Inducing Tissue Regeneration." Membranes 13.9 (2023): 802. (JCR Q2,Correspondence)

第一/第二发明人国家发明专利30项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