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阳

职称职务: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zyy@bjut.edu.cn

基本信息

周雨阳,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中国运筹学会数学与智能分会理事,WTC公共交通数字化转型技术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主讲教师,两次荣获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师,三次荣获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榜样”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致力于交通与运筹优化的交叉研究,开展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优化、数据降维与模式识别、行为运筹学实验与出行行为分析等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省部级项目8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9项,在智能公交、路网优化领域完成多个行业咨询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智能交通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成果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出版学术著作2部,国家发明专利/软著授权5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曾任GITSS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多次在TRB、IEEE ITSC、IFORS、中国工业数学与应用学会年会、全国图论组合与应用会议等交通与运筹领域顶级学术会议技术论坛担任主席、做邀请报告和演讲报告。

培养研究生21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人,校优秀毕业生5人,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科技新星提名奖、科技创新特等奖等校级奖励60余人次。指导学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eritorious Winner(全球前9%),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一等奖、优秀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国高校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三等奖及华北地区一等奖,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北京工业大学星火基金重点项目多项。


招生专业: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博士、学术硕士)交通运输(日制专业型硕士)

欢迎对智能算法感兴趣、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报考。直博、推免保研不限生源专业。

欢迎对图论、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感兴趣的本科生加入课题组,不限学校年级专业。

研究方向

1.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优化

2.数据降维,模式识别

3.行为运筹学实验,出行行为分析

教育背景

2002.07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理科实验班;

2006.06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2011.07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

曾获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一等奖、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三等奖、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北京赛区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永安期货”奖学金等。

工作经历

2011.07至今,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系任教,2012.11-硕士生导师,2017.06-晋升副教授,2019.01-2024.06任交通工程系副主任,2023.11-博士生导师。

2014.06,国家“西部高校支援计划”赴青海民族大学支教工作,讲授《运筹学》课程;

2014.09-2014.12,访问英国Warwick University,工程教育培训;

2017.11-2018.01,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研究员。

2018.08,美国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沃尔沃基金会杰出人才中心可持续性城市货运系统高级研究所访问工作;

主要荣誉与奖励

1.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

2.中国智能交通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

3.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19两项,2022一项)

4.海外华人交通协会最佳论文奖(2017)

5.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青年拔尖人才”(2019)

6.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比赛三等奖(2022第十二届)

7.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二等奖(2017)

8.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主讲教师(2021)

9.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

10.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榜样”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2015,2016,2025)

11.北京工业大学“立德树人榜样”优秀毕业班班主任(2015)

12.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师(2020,2024)

13.北京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7,2021,2023)

14.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工作先进个人(2019,2020)

15.北京工业大学教职工游泳比赛女子自由泳50m银牌(2021)、女子4*50米接力银牌(2021)、女子甲组自由泳50m第三名(2024)、女子甲组仰泳50m第三名(2024)、团体第三名(2024)

科研及人才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 23YJAZH228,基于大数据画像与行为实验的绿色出行引导策略研究, 2023.10-2026.12, 10万,在研,负责人

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丰台轨道交通前沿研究联合基金, L231025,基于行为运筹学的交通枢纽客流应急转运效率优化, 2023.11-2026.12, 30万,在研,负责人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600900,城市多模式交通供需平衡机理与仿真系统,子课题:主动调控策略对多模式交通系统运行影响机理;2019.03-2021.12,35万(项目经费2438万),已结题(优秀),课题负责人

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轨道交通联合基金,L181002,基于客流大数据分析的轨道枢纽效率评价及组合优化,2019.01-2021.12, 27.5万,已结题,负责人

5.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CIT&TCD201904023,公交系统效率优化,2019.01-2021.12,已结题,负责人

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810005017,大数据条件下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效率优化分析,2018.01-2020.12,15万,已结题(优秀),负责人

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803900,车辆级和网络级在途车辆运行状态安全诊断在线预警平台,2017.07-2020.12,已结题,参加;

8.北京工业大学“青年导师国际化能力发展计划”,2017.01-2019.12,15万,已结题,负责人

9.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作项目“Multi-Modal Door-to-Door Low-Carbon Route Guidance System”, 2016.01-2019.12,港方100万港币/中方100万元,已结题,骨干成员;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71601006,基于需求-响应的辅助公交运行优化研究,2017.01-2019.12,18万元,已结题,骨干成员;

11.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老旧小区停车管理问题调查及管理策略研究——以停车共享及停车立体化改造为例,2018.03-2018.12,已结题,参加;

12.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探索项目,基于IC卡数据的公交调度研究基于IC卡数据的公交调度研究,2017.08-2018.07,已结题,负责人

13.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2015318J37130,基于个体出行链的公交客流动态感知与特征提取技术,2015.01-2016.12,80万元,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308015,旅游信息发布对景区内游客时空分流的影响研究,2014.01-2016.12,26万元,已结题,骨干成员;

15.北京市基金重点项目,多方式出行链协同机理及公交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2013.01-2016.12,65万元,已结题(优秀),骨干成员;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208014,城市路网连通可达性矩阵优化模型研究,2013.01-2015.12,25万元,已结题,负责人

17.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310005026,不确定交通状态下的行程时间估计模型,2013.01-2015.12,15万元,已结题(优秀),负责人

18.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城市交通行为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2010.01-2015.12,已结题,参加;

19.北京工业大学基础研究项目,038000514312001,基于广域交通视频的跟驰模型参数标定方法研究,2013.12-2015.10,7万元,已结题,负责人

20.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Advocacy activities and seminar on 2013 World Day of Remembrance for road traffic victims,2013.11-2014.12,5.584万元,已结题,负责人

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1101420,大规模非负矩阵分解的优化模型和并行算法研究及应用,2012.01.2014.12,22万元,已结题,骨干成员;

22.博士启动基金“视觉诱导与交通行为调控机理研究”, 2011.07-2012.12,3万元,已结题,负责人

行业咨询项目

城市群发展对公共交通发展影响应对策略;公交拥挤度数据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创建交通安全示范社区道路优化方案设计;交通引导型快速通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东城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基于移动终端的居民出行调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北京市快速路与周边道路联动管理研究;基于移动终端的居民出行调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特大城市新一代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换乘联运感知与协同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

教学项目

1.北京工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运筹学》,2023.01-2024.12,已结题,负责人

2.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直播平台的教学与专业宣传方案与实证研究,2022.03-2023.12,已结题,负责人

3.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教育教学课题,基于直播平台的教学与专业宣传共享优化,2020.07-2022.07,已结题,负责人

4.教育部课程建设试点-北工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交通网络分析》,2018.06-2019.12,已结题,负责人

学术专著

1.《交通系统工程前沿理论与方法》,周雨阳,王扬,陈艳艳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年3月;

2.《公交车辆监控与区域调度技术》,陈艳艳,林正,周雨阳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11月。

主要论文

1.Zhou Yuyang*,Zhang Mengyao, DengShasha, Hu Shilong, Zheng Shuyan, Chen Yanyan,Node importance calculation in bus-metro composite network considering land use,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Volume 163,2025,106723.(SCI Q1,中科院工程领域Top期刊,IF6.7)

2.Zhou Yuyang*, Wang, Peiyu, Zheng Shuyan, Zhao Minhe, Lam, William H. K, Chen, Anthony, Sze, N. N, Chen Yanyan,Modeling dynamic travel mode choices using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Vol.179, 103938,January2024.(SCI Q1中科院工程领域Top期刊IF 6.4)

3.Zheng Shuyan, Chen Yanyan,Zhou Yuyang*,Guo Jifu.Influence of link-addition strategies on network balance and passenger experience in rail networks.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91:104415.2023.(SCI Q1中科院工程领域Top期刊IF 10.696)

4.Zhou Yuyang*,Zhao Minhe, Lam William H. K., Chen Anthony, Sze N. N., Tang Songtao,Chen Yanyan, Zhang Tianhui.Modeling the Impact of Dock-less bike-sharing System on Outpatient Trips.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69: 102853. 2021.(SCI Q1中科院工程领域Top期刊IF10.696,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5.Zhou Yuyang*, Yao Lin, Chen Yanyan, Gong Yi, Lai Jianhui.Bus arrival time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smart card data.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Vol.74, January 2017, 81-96.SCI Q1中科院工程领域Top期刊,IF9.022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6.Zhou Yuyang*, Zheng Shuyan, Hu Zhonghui, Chen Yanyan.Metro station risk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mart card data: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594: 127019, 2022(SCI Q2IF 3.778)

7.Zhou Yuyang*,Zheng Shuyan, Feng Feng, Chen Yanyan.Passenger flow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simulation in a metro network using virus transmission model. 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2023,28.(SSCI Q2IF 3.613)

8.Zhou Yuyang*,Zhao Minhe,Tang Songtao,et al.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 Travel Time Estimation and the Accessibility to High Speed Railway Station by Different Travel Modes.Sustainability. 12 (18): 7827. 2020.SCIQ2,IF 3.889

9.Zhou Yuyang*, Xie Ruxin, Zhang Tianhui and José Holguín-Veras,Joint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Problem for Restaurant Industry Based on Improved K-Means Algorithm With Penalty, IEEE Access, 2020, 8: 37746-37755.SCIQ2,IF 3.476

10.Zhou Yuyang*, Yao Lin, Gong Yi, Chen Yanyan.Time Prediction Model of Subway Transfer.Springerplus, 2016, 5(44).(SCI Q2IF 1.13 )

11.Zhou Yuyang*, Deng Shasha, Zhao Qianyang, Chen Yanyan.Bus-pooling: demand-driven flexible scheduling for intercity transit.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A: Systems, 2025, 151(6): 04025035.(SCI Q3, IF:1.800)

12.Zheng Shuyan, Yang Shuqi, Wang Peiyu,Zhou Yuyang*.How income and risk preferences shape travel choices under uncertainty: insights from a multiround game.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A: Systems, 2025, 151(5): 04025019.(SCI Q3, IF:1.800)

13.Zhou Yuyang*, He Shanshan, Wang Xutao, Wang Peiyu, Chen Yanyan, Luo Ming,Optim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Passenger Subway Transfer Timetable Considering Social Equity, Urban Rail Transit.Vol.9,246–265,2023.(SCIQ3,IF 1.5)

14.Li Chen, Huang Jianling, Wang Bo,Zhou Yuyang, Bai Yunyun, Chen Yanyan. Spatial-temporal correlation prediction modeling of origin-destination passenger flow under urban rail transit emergency conditions. IEEE Access, 2019, 7: 162353-162365.(SCI Q2 IF 3.745)

15.Chen Tingzhao, Chen Yanyan,Zhou Yuyang, Guo Jifu.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500-m Core Catchment of Metro Sta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 Metro Microcenter in Beijing.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A: Systems, 2023, 149(12): 04023117.(SCI Q3 IF 1.8)

16.周雨阳*,李世堃,胡世龙,等.基于张量分解的城市轨道出行模式归因分析[J/OL].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12[2025-05-29].https://doi.org/10.19713/j.cnki.43-1423/u.T20241209.EI期刊

17.周雨阳*,赵聪颖,李京昆,陈艳艳,柳堤,王书灵.多类城市职住及通勤状态对出行方式选择影响比较.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5(02),26-35.EI期刊

18.雨阳*,王沛钰,陈艳艳.考虑自我呈现与环保意识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异质性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3,23(03):30-38.EI期刊

19.周雨阳*,刘国鹏,陈艳艳,闫慧雅.地铁公交线路合作博弈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1,21(03):40-46.EI期刊

20.周雨阳*,龚艺,姚琳,李小勇.无人机广域视频的机动车交通参数计算及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15(06):67-73.EI期刊

21.周雨阳*,赵倩阳,陈艳艳,姚琳,赵晋,熊杰.基于IC卡数据的长距离公交客流特征分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0).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2.周雨阳*,,何姗姗,赵忞赫,罗铭.轨道交通换乘站楼梯异质客流仿真.计算机仿真,2023,40(02):203-207+274.中文核心期刊

23.周雨阳*,,李芮智,陈艳艳,潘利肖.北京南站公共交通可达性计算与评价.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0,46(12):1365-1376.核心期刊

24.周雨阳*,,姚琳,赵晋,陈艳艳,赵倩阳,基于IC卡数据的多模式公交可靠性评价.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43(8).1227-1233.核心期刊

25.周雨阳*,,张梦瑶,李长锦,王旭涛,刘国鹏,李资资.地面公交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评价综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24,1-25.中文核心期刊

26.周雨阳*,,胡世龙,李资资,刘冬梅.考虑社会公平性的都市圈通勤公交可达性评价[J/OL].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1-14[2025-05-29].https://doi.org/10.19961/j.cnki.1672-4747.2025.0.023.中文核心期刊

27.周雨阳*,解如欣,赵聪颖,张天卉,陈艳艳.社区食材联合配送问题的车辆路径优化[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22,11(02):11-18.

28.周雨阳*,唐松涛,陈艳艳.基于潜能模型的就医出行公共交通可达性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9,21(04):12-15+48.

29.李臣*,陈艳艳,周雨阳,黄建玲,汪波.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乘客出行选择影响因素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21,43(07): 1003-1421.中文核心期刊

30.陈艳艳,陈宁,周雨阳,赖见辉,张伟伟.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铁站客流自动检测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10):122-128.中文核心期刊

专利

1.周雨阳,张梦瑶,邓沙沙,胡世龙,李资资.一种公交运行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装置,2024-02-23,中国,CN117592788B

2.周雨阳,何姗姗,李芮智.一种公交站点可用性编码方法, 2024-02-09,中国,CN113792528B

3.周雨阳,姚琳,陈艳艳,龚艺.一种利用公交IC卡预测公交到站时间的方法,2018-12-18,中国,CN105390013B

4.基于oTree的交通政策接纳度行为实验平台,2021SR1997375,软件著作权

5.基于Ffmpeg的视频转码系统,2015SR011657,软件著作权

教学

本科生课程:运筹学、学术前沿课程、工作实习

研究生课程:交通网络分析

历年主讲课程:物流工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工程心理学、生活及交通中的错觉与立体视觉、交通调查与分析实践、交通工程课设、认识实习、交通系统工程(硕士);

本科生培养

2011.09-2015.06兼任2011级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班主任,该班毕业深造率排名全校第2、考研率排名全校第2。全班50%同学进入美国Columb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英国Birmingham等国际知名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985、211大学就读硕士及硕博连读研究生。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术服务

2020-,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副主任;

2014-2016,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协同运行与超级计算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秘书;

2015-2016,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秘书;

2015-2018,北京工业大学学业咨询师,主讲全校本科生新生入学讲座;

学术报告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政编码:100124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

  •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Copyright ©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