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总体概况
北京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始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直接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的财会金融系,自1978年开始招生,2008年会计学专业被列为经济与管理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18年通过省级动态调整增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授予权,2020年开始正式招生。
本学位点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倡导“同行同心,师生共进”的学科文化,努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专业硕士培养特点。立德树人是全体教师共同恪守的基本准则,按照“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原则,专任教师在会计准则、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企业创新等方向形成了代表性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12人,11位教师具有海外学位或访学经历,拥有注册会计师等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3人;从学历结构来看,29人拥有博士学位;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人,36-45岁的中年教师13人,46-59岁的教师11人。同时,聘请行业专家10人,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10个。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对课程建设、案例研究、实践活动、学位论文等各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北京工业大学会计专业硕士致力于通过学科前沿为教学赋能,以业财融合为核心,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会计管理型人才。目前主要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首都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理论与实务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坚实的信息化、智能化与大数据分析技能;具有应对多变的商业环境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备会计、财务管理领域领导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企业会计、投融资决策、智能财务管理、技术转移价值评估。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训练五大模块,最低学分要求为44学分。
依托于综合性双一流大学,融合经管学院多学科优势,会计专业硕士项目的专业特色集中体现为:以“思政先导、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为培养脉络,以“技术赋能会计教育,培养融合型会计人才”为实现路径,紧跟新一轮技术革命,打造以会计基本理论为内核,以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为两翼的 “会计+管理+信息技术”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质量
本学位点建立了由研究生教学院长负责的研究生培养组织体系,包括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质量监督委员会,设置有专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岗位,制定并完善了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相关制度。在学位评定委员会指导下,采取“二下二上”方式上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教师自评、教学督导、研究生评教的多维教学评价机制,并将考试流程、考核标准、分流退出机制明确写入研究生手册;从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到答辩,学位论文全程公开并接受各方监督。已毕业学生全部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后续检验,全部学生顺利毕业。
本学位点开设以来,专任教师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10项,取得有代表性的专业实践成果10项,10名学生在MPAcc案例大赛中获奖。
本学位点积极参与和推进多学科交融的智库建设,围绕北京市现代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北京交易所高质量发展中的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研,并形成了近百份调研报告、成果要报、建言专报等智库成果,被北京社科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全国工商联、中国科协、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等部门采纳,其中部分成果获得北京市领导、部队军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获得北京市工商联系统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奖、北京市科协优秀决策咨询成果奖等奖项。
科研项目及奖励
近年来,本学点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项,纵向科研经费到账664万元,横向课题经费到账307万元。出版著作10余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FT50论文2篇。
国际交流
本学位点重视国际交流,近三年邀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英国林肯大学等专家进行讲座和报告5人次;承办国际会议3次。
就业情况
本学位点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构、银行、保险等机构。其中,最近两届毕业生有49%的同学在国有企业就业、27%的同学在民营或外资企业就业、7%的同学在党政机关就业、在科研设计等事业单位就业的占比为11%。
联系方式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方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北工大经管研究生教育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网:https://www.bjut.edu.cn/jjyglxy/